一、沿革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的源头为上海浸会大学堂(Shanghai Baptist College,沪江大学的前身)图书室和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德文医学堂图书室。迄今,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已走过百余年风雨历程。特色的馆藏、人性化的服务和现代化的设施,使她已成为上理莘莘学子向往和留恋的地方。

上海浸会大学堂图书室设在1908年末竣工的思宴堂(Yates Hall,今学校办公楼)内二楼的一间房子内。1915年,图书馆从思晏堂的二楼搬到了一楼,馆舍增加到两间房子,一间为阅览室,一间为书库。191911月,图书馆用房又有所扩大,增加到4间房子。1928917日,沪江大学专用图书馆(今校行政服务中心大楼西侧)竣工,1117日举行开幕典礼,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谭延闿为其题写“图书馆”三字匾额。1948年底,图书馆东侧一半的扩建工程完工,1949326日举行开幕典礼。至此,图书馆已成一座完整的晚期哥特式大楼,其建筑面积达2203平方米。此外,沪江大学还设立一些专业图书馆或民众图书馆:1929年,图书馆的下层右侧辟出一专室,建成“国际关系图书馆”;1932年,城中区商学院专业图书馆设立;1933年,沪东公社民众图书馆开建,次年竣工并对外开放;1936年初,又在图书馆大楼内创设国际教育图书馆。抗战期间,曾与圣约翰大学、东吴大学、之江文理学院等教会大学,在位于南京路上的慈淑大楼(现为南京东路步行街东端的“353广场”)内合办“华东基督教联合大学联合图书馆”。 


 

 

19091928年图书馆所在的思宴堂外景

1928年竣工的图书馆

 

 

        

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谭延闿题写的“图书馆”匾额

 

图书馆初建时藏书仅数百册。到1928年沪江大学专用图书馆建成时,馆藏图书已达2.6万多册,其中中文图书13500册,英文图书12500册。之后,馆藏的中文图书增加较快。据1938年统计,藏书总数已超过8万册,其中中文图书58874册,西文图书22165册,期刊464种,规模在当时上海各图书馆中居前列。抗战期间,学校迁至市区租界内,图书也分散保存,略有损失,抗战胜利后,逐渐恢复。据1950年统计,沪江大学图书馆藏书达72820册,其中西文占30430册。到1952年院校调整时,沪江大学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已达83525册,其中西文图书为48315册。沪江大学停办后,图书馆藏书随各专业院系调拨给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学院等大学图书馆。 

 

 

1948年扩建后的图书馆(今校行政服务中心大楼)

“湛恩纪念图书馆”石质奠基铭牌

 

      

沪江大学图书馆西侧之建成倾注了刘湛恩校长当年主政时的心血,在后来建的东侧则也体现了刘校长对未竟事业的期盼。因此,沪江人出于对刘湛恩烈士的缅怀崇敬之情,将扩建后的图书馆命名为“湛恩纪念图书馆”(Herman C. E. Liu Memories Library)。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沪江大学已名不复存,镌刻着“教思无穷”的“湛恩纪念图书馆”石质奠基铭牌亦不知所踪。1952年在沪江大学旧址新建上海工业学校(上海机械学院前身)后,仍以原沪江大学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使用。19581112日,康生来校“视察”,指示要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于是完全按照藏书承重要求建成的图书馆被改造成了实验室、车间、工厂。图书馆则于1959129日迁到了音乐堂(现为上海理工大学音乐系办公楼),那里本是沪江大学的文娱室及音乐系琴房,无法承受图书的千钧重压,于是,外文书籍之外的其他图书又迁往第一教学大楼西端一、二楼共约900多平方米教室。

 

 

1982年启用的图书馆

199111月命名的湛恩纪念图书馆外景

 
                 

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于原沪江大学图书馆的西南方新建成了图书馆,建筑面积达7547平方米。为纪念原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烈士,199111月,图书馆再度被命名为“湛恩纪念图书馆”,大厅还安放了刘湛恩烈士塑像。新的“湛恩纪念图书馆”匾额由著名书法家、图书馆学家、上海图书馆原馆长顾廷龙书写。

 

 

 

悬挂在湛恩纪念图书馆门厅上方的匾额 

 安放在图书馆大厅内的刘湛恩烈士塑像(1991.11-2007.5
 

    

 

1996年,华东工业大学与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1997年,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成为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复兴路校区分馆,图书馆设复兴路综合服务部在此为复兴路校区师生服务。20119月,图书馆复兴路综合服务部撤销,服务功能和部分资源转交给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图书馆。10月起,中英国际学院自行管理的中英国际学院图书馆取代复兴路综合服务部,成为新的复兴路校区分馆。复兴路校区分馆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德文医工学堂图书室,后又经历了中法国立工学院图书室、国立高机图书馆等时期。1954年,图书馆搬入原同济德文医学堂的医预科讲堂(现复兴路校区管理委员会办公楼)内。1982年,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又迁入同济德文医工学堂的工学堂教学楼内,一直沿用至今。现在,这里是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的文献信息中心。另外,复兴路校区分馆作为优秀历史建筑,在2006年我国首届“文化遗产日”当天,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建筑“文化遗产日”徐汇区文物建筑开放单位。此后每年6月的“文化遗产日”活动期间,复兴路校区分馆均配合徐汇区相关部门举办“中国文化遗产日徐汇区文博单位、优秀建筑开放”活动,接待了大批参观者。

1997年,上海理工大学与原南汇区人民政府联合筹建基础学院。19989月,图书馆便在食堂的二楼开辟出一个角落充当新生借阅图书的场所,并新组建南汇校区综合部。2002年,图书馆南汇校区分馆建成,设有开架书库和报刊阅览室。2013年上半年,学校决定将基础学院整体迁入军工路1100号原上海电机学院杨浦校区,南汇校区(拱极路校区)图书馆也随同迁入,成为继续为基础学院师生服务的图书馆军工路1100号校区分馆。军工路1100号校区分馆馆舍是原上海电机学院杨浦校区图书馆,馆舍面积1500多平方米,实行刷卡进出制度。馆内设施齐备、功能齐全,内设空调,无线网络全覆盖,有500多个阅览座位供读者使用。电脑区的PC机为读者提供免费上网服务,节假日期间开放部分区域供读者自修所用。2013920日,分馆正式开放,为读者提供图书借还、书刊阅览和自修服务。2013924日,在图书馆第五届服务月开幕式上,举行军工路1100号校区分馆启用仪式。

2010年,图书馆又新建军工路南校区图书馆分馆和南校区综合服务部。98日,南校区图书馆分馆正式对外开放。馆舍为原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书库大楼,共4层,总使用面积近2000平方米。它可提供阅览座位近400个,阅览书刊约10万册。其中,三楼阅览室,配备有10多台PC机、近4万册参考图书、100种现刊和30种报纸,设有100多个阅览座位,集电子阅览、报刊和图书阅览为一体,并为读者提供自助扫描和还书服务(20139月起);四楼学生自修室,设有约300个阅览座位,内设空调,可无线上网。三、四楼均实行电子座位管理系统,为读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二楼分别为中、外文过刊库,收藏2007年之前的中、英、日、俄等文种合订本约7万册,供复印外借。根据学校规划,南校区将建设新图书馆。2014621日,南校区图书馆关闭,馆舍随后拆除。根据学校规划,将在南校区建成一座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新图书馆。

 

 
 

中法国立工学院图书馆的图书室

国立高机时期的图书馆(设在钟楼内)

 

 

19541982年复兴路校区图书馆

198220069月复兴路校区图书馆

 

20022013年的南汇校区图书馆分馆

2010-2014年南校区图书馆分馆(2014年拆除)

 

2003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划归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同时在保留两专科学校原有建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学院和出版印刷学院。于是,三所学校开始了中国特色大学系统建设的探索历程。三校从学科专业平台共建、管理服务提效、校区建设提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区域党建联建、服务地区经济等多方面,协同开展了“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探索和改革。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则形成了由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的上海理工大学系统图书馆的新格局。2012314日下午,基于进一步推动上海理工大学系统内各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相互协作的目的,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图书馆的正副馆长,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举行了座谈会。会上着重讨论了今后三校图书馆在服务、宣传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如何实现三校联动的具体工作,并就在学校开展卓越工程教育和国际化办学等项工作中,图书馆如何发挥优势、做好服务达成了共识。2015年,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建制撤销,其图书馆自然脱离上海理工大学系统图书馆。大学系统图书馆的建设,不仅促进了两所专科学校与大学的协同发展,也让三所学校的师生得到了实惠,更为我国特有的大学系统内各高校图书馆的合作与共享提供了一种模式。

 

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

 

 

2004年,由上海市政府投资、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图文信息中心建设通过立项,并于20051015日举行了奠基典礼。20077月,位于图文信息中心大楼主楼的图书馆新馆启用。2009128日,在图书馆首届服务月闭幕式上,“湛恩纪念图书馆”新址揭牌,同时著名文艺理论家、原上海市作协主席、沪江大学中文系教授,2014年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徐中玉先生受聘为湛恩纪念图书馆名誉馆长。  

 

 

图书馆所在的图文信息中心大楼设计效果图(2005年)

 

图书馆新馆大厅内悬挂的“湛恩纪念图书馆”匾额                  新址揭牌后的“湛恩纪念图书馆”外景 

        

具有近代欧洲巴罗克风格的图书馆新馆总建筑面积约23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8层,地下1层。2层设有自修室,37层为大型阅览室和书刊库,8层设有学术报告厅和学生自修室;在功能上采取“藏、借、阅、询、查”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为读者营造了“人在书中,书傍人旁”的氛围,再加上现代化设施和不断创新的服务模式,从而使图书馆成为学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和学生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衣、食、师、友”。

 

 

 
    二、概况
                

目前,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除军工路主校区主馆(即湛恩纪念图书馆)外,还有军工路1100号校区分馆、军工路南校区分馆(新馆舍在建)和复兴路校区分馆(中英国际学院图书馆)。历经百年丰厚的文化积淀,在以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为核心的原则指导下,我校图书馆已形成了以工为主、兼及人文社科的综合性藏书体系,其中以动力工程、光学工程、医疗器械和出版印刷工程学科的藏书具有一定特色。截至201512月,馆藏中外文期刊合订本118318册,订购现期中文期刊913多种、外文期刊24种;馆藏纸质图书近148万册,电子图书749万种;订购中外文各类数据库47种;自建本校硕博论文数据库1个。文献语种包括中、英、法、德、俄、日。突出特色,兼具综合的藏书体系为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07年7月启用的图书馆新馆
复兴路校区分馆
 
 
 
 
 
军工路1100号校区图书馆分馆
 
  
                                  

  

在学校第二个百年中,随着新一轮改革与发展的启动,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也在向着建设应用研究型、数字化、开放文明的现代化复合型高校图书馆目标前进。目前,图书馆主馆馆舍总使用面积为19000平方米,共设有6个功能不同的阅览室。图书馆设办公室与采编、流通、期刊、信息、技术服务、参考阅览、军工路1100号服务部、南校区服务部9个部室,可开展图书借还、书刊参考阅览、文献信息检索、科技查新委托、文献传递、文献复制等业务,并为本科生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 文献检索及管理应用”课程,为研究生开设“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一楼大厅和各库室设有PC机,可为读者免费提供书目查询、电子文献数据库检索、互联网信息检索等服务。

                                                                 
为加快现代化图书馆建设步伐,我们在保持传统特色,加强新办专业图书期刊建设的同时,逐年加大图书馆网络建设和电子文献资源的购置力度。尤其是2012年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实施以来,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费不断增加,数字文献资源建设亦随之进入快速增长期。截至20162月,图书馆网站上提供的各类数字文献链接近100个,其中全文数数据库74种,题录文摘索引数据库16个,各类视频数据库10个。此外,我校图书馆还自建了“本校硕博论文库”。为了方便读者检索,图书馆将数字文献资源分为统一检索平台、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题录文摘索引数据库、电子图书、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标准和专利、英语与财经、教学资源、视频资源10个栏目类型。另外,在这些栏目外,还提供开放获取与预印本等文献、试用数据库两类免费资源的链接入口。针对这些免费的数字文献资源,图书馆也像商业性数字资源一样,安排责任馆员负责其日常管理和回答用户的使用问题。在《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讯》上,也经常刊载一些免费数字资源的使用介绍。

                                                                   
在近年追梦“世界图书馆”的进程中,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已由传统图书馆转型为一个突破时空限制的复合型、开放式图书馆。她已成为上理学子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衣、食、师、友”。在第二个百年中,根据学校制定的“‘卓越工程教育’上海市属旗舰高校,全国工程教育示范高校”的发展目标,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定位为:“建设应用研究型、数字化、开放文明的现代化复合型高校图书馆,以最有效率的管理、最优质的服务,对全校教职员工及学生,主动提供多元信息获取、文化陶冶的机会。”

一流的大学需要优质的文献资源保障。为此,图书馆全体员工将牢记“读者第一,服务育人”宗旨,围绕图书馆的上述发展目标,努力打造一个开放式、复合型、国际化、特色性的现代化高校图书馆。

 

 

 
 
 
     链接:上海理工大学沿革